“…朱 鹤 1,2 , 刘家明 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外围区; 空间演变; 机制; 长白山 在现行国家标准中,自然保护区是指用于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保护,并通 过法律和其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特定区域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 简称" 《条例》 ") 中对自然保护区给定了法律界限,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 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区内开发建 设受法律制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类 型,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在过去的 30 年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对生态安全和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作用日渐凸显 [3] 。 自然保护区拥有高品质的自然人文资源,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和发展旅游的先天优 势,是国民游憩休闲的重要支撑。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在客观上推动了自 然保护区的旅游化利用,当前,中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进行了旅游开发,并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 [4]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旅游经营收入也 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重要经济来源 [5] ,增加了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激发居民和游客 4 期 朱 鹤 等:旅游导向下自然保护区外围区空间演变 展也对自然保护区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对生态系统产生扰动 [10] 、影响保护区内野生动 物 [11] 、管理不善造成景观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12] 。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一系列政 策法规的落地,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 也得到一定遏制 [13] ,旅游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 自然保护区外围区位于自然保护区法定保护界限的外围,其开发不受 《条例》 的限 制,因而也成为基础设施和各类旅游配套设施的主要建设区域和旅游开发的重点 [14] 。自 然保护区外围具有承接自然保护区旅游核心吸引物游客外溢的天然区位优势,是旅游产 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区域 [15] 。此外,外围区也是自然保护区内社区迁出的主要目的地,是 周边城镇和社区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 [16] 。但同时,外围区与自然保护区毗邻,较其他城 镇区域而言其生态环境更加敏感和脆弱,发展规模和路径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也逐渐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关键区域 [17] ,尤其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如何平 衡自然保护区外围区的旅游、生态、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和外 围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随着自然保护区相关研究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于其外围区的研究也有所涉及。其 中,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外围区社区发展与居民福祉 [18,19] 、生态旅游发展 [20,21] 、资源可持续管 理 [22] 、覆被和生物多样性变化 [23,24] 等领域。而国内学者多就外围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25,26] 、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27,28] 、社区居民生计 [29] 、景观格局特征 [30] 和规划思路方法 [15,31] 态环境整治也是自然保护区整体保护的重点,而外围区的无序开发将导致保护区内生态 系统的"孤岛化"和"碎片化" ,不利于达到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效果 [16] [32] ,而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的基础 [33] ,故而可基于土地利 用结构对三类功能空间进行划分和识别。 土地利用分类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差异性划分不同的类别。由于划分目的和依据不 同,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常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国土 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和第三次全国土 地调查工作分类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均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 12 个一级类,但其中并无 专门涉及"旅游用地"的分类。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法律和政策中也并没有对"旅游 用地"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 "旅游用地"本身在学术界也是定义未统一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