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愈发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形势, 国内外 政府、 学界一致号召关注环境碳排放, 支持发展低 碳经济, 因此, 碳汇固存、 温室气体减排等学术议题 备受关注。在地球生态系统各种调节机制的作用 下, 人类活动排放的 "碳" 被陆地植被光合作用捕获 形成 "绿碳" , 蓝碳则是由海洋生态系统生物通过一 系列海洋活动固定、 储存而形成的碳汇 [1] 。全球蓝 碳生态系统的碳埋藏量占海洋沉积物碳埋藏总量 的 50% [2] ,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促进碳循环过程中 起到关键作用。海岸带是重要的陆海相互作用区 域, 海岸带湿地植被有着极高的固碳能力和储碳潜 力, 全年有机碳埋藏量可达 0.08~0.22 Pg C/a [3] 。对 中国来说,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 任务, 碳汇核查离不开对海岸带蓝碳的研究。中国 海岸线总长度超过 3.26 万 km, 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 积约 470 万 km 2 , 海岸带不仅是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分 布区域, 更是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地带。有 研究表明, 中国海岸带总碳储量约 13877 万~34895 万 t CO2, 未来增汇量可达 602 万 t CO2 [4] 。对中国沿海 省份蓝碳现状进行系统梳理, 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保 护和修复, 挖掘蓝碳资源潜力, 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 学术界多项报告和研究将蓝碳界定为由红树 林、 海草床和盐沼 3 类湿地生态系统固存的碳 [5,6] 。 国内外关于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研究集中在研 究不同类型或区域蓝碳的资源本底现状及分布 [7] 、 收稿日期: 2021-09-27; 修订日期: 2022-01-05 基金项目: 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科研基金项目 (DLTDPY2101) 。 作者简介: 向爱, 女, 重庆江津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评价。E-mail: xiangai98@126.com 通讯作者: 揣小伟, 男, 河北迁西人,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评价。E-mail: chuaixiaowei@163.com 2022 年 6 月 向 爱等: 中国沿海省份蓝碳现状与能力评估 http://www.resci.cn 植被固碳能力 [8,9] 、 固碳过程及机制 [10,11] 、 碳储量影响因 素 [12,13] 等方面, 提供了相应的参数及方法论基础。 就中国海岸带蓝碳的实证研究而言, 也积累了一定 的成果: ①从固碳量看, 中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 总面积为 1623~3850 km 2 , 周晨昊等 [14] 参照全球平均 值, 估算出中国蓝碳生态系统年均固碳量为 0.3490 .835 Tg C/a; Meng 等 [15] 基于已有观测数据及参数, 利用 ArcGIS 软件进行全国尺度的滨海湿地蓝碳制 图及总量核算, 得出总量结果为 0.84 Tg C/a; Wang 等 [16] 在评估全球土壤碳固存的空间模式和驱动因素 的基础上, 利用耦合模型预测出到 21 世纪末, 中国 的蓝碳生态系统年均碳固存能力可由当前的 1. 24 Tg C/a 增至 3.64 Tg C/a。②从研究方法看, 唐剑武 等 [17] 将蓝碳定量研究方法总结为碳通量测量、 碳库 测量、 模拟实验、 模型研究 4 个方面; 李捷等 [4] 基于 IPCC 提供的碳汇计量方法, 根据红树林、 盐沼和海 草床的生态系统特征及结构, 归纳总结出蓝碳计量 方法。以上方法 [4,17] 在广东 [18] 、 海南 [19] 、 广西 [20] 等地开 展的红树林固碳能力及碳汇收支研究中得以体现。 近年来,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规模不断扩张, "双 碳" 目标导向下的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海水养 殖贝类、 藻类的固碳能力及其对蓝碳的贡献得到学 界重视。养殖贝类通过自身钙化过程、 大型养殖藻 类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水体中的碳元素, 释放出大 量的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 促进生成沉积碳 库 [21] , 有研究估算出全球大型海藻对深海长期有机 碳固存的贡献潜力可达 173 Tg C/a [22] 。有学者进行 了关于拓展蓝碳定义的讨论和研究: 张继红等 [23] 提 出海洋养殖生物也是重要蓝碳; 唐剑武等 [17] 将藻类、 贝类转化并埋藏在海底的碳纳入到广义蓝碳定义 中; 沈金生等 [24] 进行海洋牧场蓝碳市场定价研究, 以 期体现海水养殖碳汇的生态服务价值。因而, 深入 研究海水养殖贝藻的固碳能力有利于挖掘新兴海岸 带蓝碳潜力, 提升经济效益 [25] 。同时, 中国学者进行 了一系列沿海省份海水养殖固碳能力估算和时空演 化研究 [26,27] ,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