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DOI: 10.1201/9781003070542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the Management of Ecosystems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2
1
1
1

Citation Types

0
2
0
4

Year Published

2020
2020
2023
2023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2
2
1

Relationship

0
5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6 publications
(6 citation statements)
references
References 0 publications
0
2
0
4
Order By: Relevance
“…1 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问题的缘起: 生态恢复引发的争论 关于生态系统原真性问题的争论源于生态恢复的实践。自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工业 化带来的生态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欧洲、北美等地区不断重新引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其中典型的案例是河狸的重新引入,这是一类曾经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欧洲的物种,因其 喜欢沿河啃木筑坝栖居而形成湿地生态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工程师" ,但这种动物在 19 世纪初已经因其珍贵的皮毛价值被大量猎杀而濒临灭绝。1946 年开始阿根廷尝试引入 北美河狸 [8] ,美国、欧洲 [9] 等地也相继重新引入河狸,关于物种引入与自然原真性的争论也 由此而起。到 20 世纪 80 年代,恢复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0] ,自 然的原真性问题也逐渐成为该学科关于生态恢复哲学和伦理学争论的核心 [11] 。 一种是以澳大利亚哲学家罗伯特•埃利奥特 (Robert Elliot) [12] 为代表的"反恢复 论" 。他在 1982 年发表 《伪造自然》(Faking Nature) ,认为自然应该"未被人类活动所改 变" ,真实的自然应该是"与过往有特殊的连续性" ,人类干预会破坏这种连续性,会抹 去过去的痕迹,人们对自然的任何恢复都是人类操纵自然景观的"赝品" (fakes) ,像伪 造的艺术品一样不具备原真性。埃利奥特的观点得到了哲学界同仁埃里克•卡兹 (Eric Katz) [13] 的呼应,他声称生态恢复是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达,一个恢复的自然 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而创造的,是人类技术的创造物,它永远不会是自然,而是"人 工制品" (artifact) ,恢复的生态系统不是由连续的自然进化过程创造的,所以缺乏原真 性。类似地,环境伦理学家尤金•哈格洛夫 (Eugene Hargrove) [14] 认为自然的原真性源 于它存在先于本质的事实,自然并非简单地存在于某一刻,而是存在于将其带到这一刻 的整个历史事件和过程。因此,当我们干预、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时,都会打断自然的历 史;当我们计划帮助或改善自然时,这些计划是非自然的,无论结果看起来多么自然, 它们都不再是原始的、真实的;它们已经成为本质先于存在的物体了。此外,反恢复论 者们普遍认为,生态恢复是人类统治自然的"阴险梦想" [13] ,它为人类掠夺原始自然资 源开辟了道路,因为成功的恢复项目可能使我们相信所有生态破坏都是可以恢复的 [15] , 即便不成功的恢复也可以再纠正过来 [12,16] 。 与"反恢复论"相关的概念是"自然性" (naturalness)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自然 性的概念就被讨论,其中 1991 年安德森 (Anderson) [17] 的定义关注度最高,他认为自然 是一个可以被量化测量的科学概念,其核心思想包括三点:即排除人类情况下的生态系 统会发生变化的程度;维持当前生态系统运行所需的文化能量;当前补充到人类定居前 生态系统所需的物种数量。其核心思想是自然性取决于人类干预程度,人类干预越少就 越具有"自然性" ,在实践中很多人将"自然性"的最高境界定义为"荒野"(wilderness) [18,19] 。虽然戈马克 (Götmark) [20] 批评了安德森观点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农业地区 而言,人类的参与本身就是自然性的组成部分,但安德森关于自然性的定义仍是最为广 泛引用的定义之一。 另一种是以彼得•洛辛 (Peter Losin) [21] 为代表的"恢复论" 。洛辛认为人类影响并 不总是坏的或不自然的,恢复可以挽回原本会失去的自然价值。弗雷德里克•特纳 (Frederick Turner) [22] 直接挑战埃利奥特的艺术赝品隐喻,他认为"生物本身就是复制 品" ,生态恢复专家所做的工作是"比保存原作更符合原作的真正精神" 。卡兹的"人工 制品说"也遭到驳斥, "恢复论"者认为恢复不是农耕、园艺、密集林业等形式的实践, 38 卷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其主要任务是启动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动态机制,即自然的自生 (autogenic) 过程,恢复 实践者一旦完成这个过程就会退出,让生态系统继续自我恢复,因而恢复的生态系统不 是人工的,而是通过自然过程进行自我组织的真实系统 [23] 。基于当代生态恢复实践,恢 复专家们还指出许多恢复案例中的自然景观或生态系统并不是埃利奥特所谓的纯粹意义 上的"自然" , "人类干扰前" "无人居住" "未开发"只是相对的 [24] ,甚至我们通常所认 为"自然"的黄金标准--"荒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建构 [25] 。因此,恢复对这些地方 自然原真性的影响不能走向绝对,不能将"完全未受 (人类) 干扰"作为自然原真性的 准则,应该允许不同模式和程度的原真性 [26] 。 与"恢复论"相关的概念是"生态完整性 (ecological integrity) " 。卡尔 (Karr) 等 [27] 认为生态完整性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总和。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 (Parks Canada) 发展了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监测的基础,加拿大公园管 理局的相关法律对生态完整性进一步定义为"一种被确定为其自然区域的特征并且可能 持续存在的条件,包括非生物成分、本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富度、变化速率和 支持过程" [28] ,管理局还制定了一系列指标来测量国家公园的生态完整性,表明公园的 生态价值在何种程度上得到维护。因此,生态完整性概念从本质上承认了生态系统的动 态性和可恢复性。 "反恢复论"与"恢复论"之争本质上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 (表 1) 。反恢复 论立场源自于西方基督教传统和笛卡尔的主客体二元论 …”
Section: 期 张朝枝 等:自然原真性内涵演变及其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实践unclassified
“…1 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问题的缘起: 生态恢复引发的争论 关于生态系统原真性问题的争论源于生态恢复的实践。自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工业 化带来的生态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欧洲、北美等地区不断重新引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其中典型的案例是河狸的重新引入,这是一类曾经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欧洲的物种,因其 喜欢沿河啃木筑坝栖居而形成湿地生态被认为是"生态系统工程师" ,但这种动物在 19 世纪初已经因其珍贵的皮毛价值被大量猎杀而濒临灭绝。1946 年开始阿根廷尝试引入 北美河狸 [8] ,美国、欧洲 [9] 等地也相继重新引入河狸,关于物种引入与自然原真性的争论也 由此而起。到 20 世纪 80 年代,恢复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0] ,自 然的原真性问题也逐渐成为该学科关于生态恢复哲学和伦理学争论的核心 [11] 。 一种是以澳大利亚哲学家罗伯特•埃利奥特 (Robert Elliot) [12] 为代表的"反恢复 论" 。他在 1982 年发表 《伪造自然》(Faking Nature) ,认为自然应该"未被人类活动所改 变" ,真实的自然应该是"与过往有特殊的连续性" ,人类干预会破坏这种连续性,会抹 去过去的痕迹,人们对自然的任何恢复都是人类操纵自然景观的"赝品" (fakes) ,像伪 造的艺术品一样不具备原真性。埃利奥特的观点得到了哲学界同仁埃里克•卡兹 (Eric Katz) [13] 的呼应,他声称生态恢复是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达,一个恢复的自然 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而创造的,是人类技术的创造物,它永远不会是自然,而是"人 工制品" (artifact) ,恢复的生态系统不是由连续的自然进化过程创造的,所以缺乏原真 性。类似地,环境伦理学家尤金•哈格洛夫 (Eugene Hargrove) [14] 认为自然的原真性源 于它存在先于本质的事实,自然并非简单地存在于某一刻,而是存在于将其带到这一刻 的整个历史事件和过程。因此,当我们干预、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时,都会打断自然的历 史;当我们计划帮助或改善自然时,这些计划是非自然的,无论结果看起来多么自然, 它们都不再是原始的、真实的;它们已经成为本质先于存在的物体了。此外,反恢复论 者们普遍认为,生态恢复是人类统治自然的"阴险梦想" [13] ,它为人类掠夺原始自然资 源开辟了道路,因为成功的恢复项目可能使我们相信所有生态破坏都是可以恢复的 [15] , 即便不成功的恢复也可以再纠正过来 [12,16] 。 与"反恢复论"相关的概念是"自然性" (naturalness)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自然 性的概念就被讨论,其中 1991 年安德森 (Anderson) [17] 的定义关注度最高,他认为自然 是一个可以被量化测量的科学概念,其核心思想包括三点:即排除人类情况下的生态系 统会发生变化的程度;维持当前生态系统运行所需的文化能量;当前补充到人类定居前 生态系统所需的物种数量。其核心思想是自然性取决于人类干预程度,人类干预越少就 越具有"自然性" ,在实践中很多人将"自然性"的最高境界定义为"荒野"(wilderness) [18,19] 。虽然戈马克 (Götmark) [20] 批评了安德森观点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农业地区 而言,人类的参与本身就是自然性的组成部分,但安德森关于自然性的定义仍是最为广 泛引用的定义之一。 另一种是以彼得•洛辛 (Peter Losin) [21] 为代表的"恢复论" 。洛辛认为人类影响并 不总是坏的或不自然的,恢复可以挽回原本会失去的自然价值。弗雷德里克•特纳 (Frederick Turner) [22] 直接挑战埃利奥特的艺术赝品隐喻,他认为"生物本身就是复制 品" ,生态恢复专家所做的工作是"比保存原作更符合原作的真正精神" 。卡兹的"人工 制品说"也遭到驳斥, "恢复论"者认为恢复不是农耕、园艺、密集林业等形式的实践, 38 卷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其主要任务是启动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动态机制,即自然的自生 (autogenic) 过程,恢复 实践者一旦完成这个过程就会退出,让生态系统继续自我恢复,因而恢复的生态系统不 是人工的,而是通过自然过程进行自我组织的真实系统 [23] 。基于当代生态恢复实践,恢 复专家们还指出许多恢复案例中的自然景观或生态系统并不是埃利奥特所谓的纯粹意义 上的"自然" , "人类干扰前" "无人居住" "未开发"只是相对的 [24] ,甚至我们通常所认 为"自然"的黄金标准--"荒野"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建构 [25] 。因此,恢复对这些地方 自然原真性的影响不能走向绝对,不能将"完全未受 (人类) 干扰"作为自然原真性的 准则,应该允许不同模式和程度的原真性 [26] 。 与"恢复论"相关的概念是"生态完整性 (ecological integrity) " 。卡尔 (Karr) 等 [27] 认为生态完整性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总和。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 (Parks Canada) 发展了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监测的基础,加拿大公园管 理局的相关法律对生态完整性进一步定义为"一种被确定为其自然区域的特征并且可能 持续存在的条件,包括非生物成分、本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富度、变化速率和 支持过程" [28] ,管理局还制定了一系列指标来测量国家公园的生态完整性,表明公园的 生态价值在何种程度上得到维护。因此,生态完整性概念从本质上承认了生态系统的动 态性和可恢复性。 "反恢复论"与"恢复论"之争本质上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 (表 1) 。反恢复 论立场源自于西方基督教传统和笛卡尔的主客体二元论 …”
Section: 期 张朝枝 等:自然原真性内涵演变及其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实践unclassified
“…Die hierbei genutzten Indikatoren sind ökologische Kenngrößen, die die Kapazität eines Habitats zur Herstellung von Ökosystemleistungen begründen. Die quantitative Bestimmung dieser Größe geschieht häufig mit Indikatoren zu den ganzheitlichen Schutzkonzepten der Ökosystem-Gesundheit (»Ecosystem Health«: Norton et al 1992), der Ökologischen Integrität (»Ecosystem Integrity«: Woodley et al 1993) und der ökosystemaren Funktionalität (»Ecosystem Functioning«: Loreau et al 2002). Wir werden später, vor allem im Kapitel 5.2, auf diese Schutzkonzepte zurückkommen.…”
Section: Physische Und öKologische Rahmenbedingungenunclassified
“…Ökosystem-Integrität Parallel zur Entwicklung des Health-Konzepts ist in Kanada das Konzept der Ökosystem-Integrität diskutiert und konkretisiert worden. Dabei wurde mit der Idee der Wildnis ein anderes Leitbild als in den USA gewählt (Woodley et al 1993, Lemons et al 1997. So wird Integrität bei Woodley et al (1993)…”
Section: Prinzip 12unclassified
See 1 more Smart Citation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studies are difficult, complex and therefore rare. Frequently, ecosystem investigations focus on specific ecosystem-related aspects like ecosystem services (Fischlin et al 2007) or ecosystem integrity (Woodley et al 1993). Both approaches are of a high importance for the impact assessment of SPAGE technologies.…”
Section: Tipping Points On the Ecosystem Levelmentioning
confidence: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