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abandoned fishpond; natural succession; waterbird community; Chongming Dongtan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受损或功能退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并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 威胁。 水鸟是在生态上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 对环境的变化又相对敏感, 因此可以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 剂 [1] 。 近年来,随着围垦的加重和天然湿地的恶化,人工湿地成为水鸟利用的重要湿地类型 [2] 。 然而,在建 造各种人工湿地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将湿地抛荒的现象 [3鄄 5] 。 许多研究表明,鱼塘抛荒可导致土壤和水质 的变化,水生底栖动物的减少 [3,6] 14] 。 湿地类型的改变会对水鸟群落的分布和分配产生很大影响 [15] 。 不同 的水深 [4,16] 水分布 [17] 和水位变化 [18] 能影响水鸟的分布情况。 水面和光滩面积比例的逐渐减少,以及植被盖 度的逐渐增加,都标志着该区域的自然演替和逐渐旱化过程。 干旱能导致底栖动物的密度下降 [17] ,能直接导 致水鸟食物资源的短缺。 而植被密度的增加会使许多水鸟无法站立栖息 [19] ,造成水鸟栖息的有效湿地面积 的减少 [21] 。 一般认为人为干扰会对鸟类密度和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21鄄 22] ,但有些水鸟已经适应了水产养殖 活动带来的干扰 [23] ,并对规律性的干扰或人为活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24] ,而抛荒后的环境不适合鹈形目水 鸟的生存,因此鹈形目只在抛荒前有记录。 目、雁形目、鹤形目水鸟具有相似的生境需求,喜好水位较深、 具有大明水面且存在斑块状芦苇的养殖塘 [10] ,因此抛荒前以雁鸭类数量占优势。 鹳形目水鸟多为涉禽,主要 分布在浅水区域和泥滩地 [25] [10] ,通过人工调控维持一定的水位。 植被在决定环境的自然结构上有重要的作用 [29] , 针对雁鸭类对人为干扰较为敏感的特点 [30] ,需要保留一定的植被为水鸟提供隐蔽场所 [31] 。 (2) 春秋季:春季 和秋季是候鸟的迁徙期,就崇明东滩来说,以鸻鹬类的种类和数量为最多。 为了迎合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 春季和秋季需要营造具有低植被盖度、充足光滩面积和水位较浅的生境 [32鄄 33] 。 考虑到春季部分越冬水鸟的 残留和秋季冬候鸟逐渐增加的趋势 [34] ,建议保留一定的深水区域,以增加环境异质性,提高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