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 晋军等人将该方法应用到了绕单轴转动的柔 性系统姿态控制中,获得了较好的振动控制效果。蔡 123456-2 小雷等人以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背景, 用分力合成方 法对任务中柔性附件的振动问题进行了有效控制 [3] 。 考虑到柔性系统存在参数变动的情况, 陕晋军等人 [4,5] 给出了分力合成方法对参数变动鲁棒性提升的改进 和证明。 随后多位学者对分力合成方法的应用做了拓 展性研究 [6][7][8][9] 虽然分力合成方法对柔性附件振动控制 效果明显,但受到开环控制特性的影响,难以直接应 用到航天器高精度姿态控制中。 针对现代柔性航天器对快速、 高精度姿态控制的 需求,自适应控制 [10][11][12] 、滑模变结构控制 [13,14] 、最优 控制 [15,16] 、非线性控制及复合控制等方法近来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17,18] 。其中,滑模变结构控方法是一种优 势较明显的鲁棒性控制方法, 众多学者对其在姿态机 动 控制方面的 应用进行了大量探索。 Maganti 和 Singh [19] 提出可将飞行器俯仰角及其一阶导数看作输 出变量, 通过最小系统相位推导得出新型俯仰角控制 率,确保系统参数稳定。Chen 和 Huang [20] 针对受连 续扰动航天器因残余振动明显进而影响姿态精度的 问题, 探索了将鲁棒控制与自适应方法相结合的可行 性。Zhu 和 Xia 等 [21] 重点针对参数波动对姿态精度明 显的问题, 提出以不同滑模控制器分别实现扰动估计 和姿态控制。 虽然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姿态机动控制 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 仍然存在输出控制力矩颤振及 无法同时对柔性附件残余振动抑制的问题。 智能压电 材料技术的发展, 为主动振动控制方法的应用提供了 新的解决途径 [22][23][24][25][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