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是乡村演化发展到特殊转型阶段时解决所面临突出问题的 必然路径和迈向更高层次的战略选择 [40] 。明确何谓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有助于指明乡 1959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 [41,42] 揭示生产资料私有 制产生的资源分配不均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只能实现少数人富裕。因此,消灭私有制、 建立按劳分配的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实现基础。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民众对富裕内涵的认知逐渐从物质财富水平,到纳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 平,再到 1985 年将生活水平进一步明确为物质和文化 (精神) 两个层面 [43] 。而中国社会 近 30 年发展中出现的"伊斯特林悖论" [44] 则更强化了对物质富裕能否带来同等主观幸福 感提升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延续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 想,通过丰富的本土实践经验发展了适应时代的共同富裕理念。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 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者的均富思想,更与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悬殊与两极分化 相对立 [45] 。新时期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46] 。因 此,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终点,不仅仅是乡村人口的物质富裕,而应是乡村和 城市人口的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3 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循环层次解构 超循环理论将系统自组织的反应划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化反应循环、催化反应循 环和超循环。借鉴超循环理论,可将城乡系统中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循环层次 解构为由低阶到高阶的乡村内部反应循环、乡村整体催化循环和城乡体系超循环。 3.1 乡村内部反应循环--夯实乡村功能 产业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治理体系不够完善、 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严峻问题仍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的桎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应乡村内部五条基本反应循 环,其目标是夯实乡村基本功能、解决乡村的发展制约。乡村内部的反应循环依靠外部 输入或强加的催化剂驱动运行和循环 [47] ,不仅是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初级阶 段,也是后续催化循环和超循环的基础组成部分。 (1) 五条反应循环在外部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增长。在乡村发展初始阶段,村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来自乡村地域外部的乡村发展政策、政府政绩考核、智力人力财 力,作为催化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化保护、治理制度、生活水平的某个 反应循环。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在外部多元催化因素影响下的"投入-产出-投 入"的扩大再生产循环,乡村发展对外部具有高度依赖性,也即外部因素催化必不可少。 (2) 五条反应循环相对独立运行,并未建立紧密耦合关系。经济主导的传统思想、 提升农民生计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的紧迫压力和乡村人物财力的有限性,促使产业反 应循环被提上乡村发展首要位置。而单个反应循环在各自资源、权利和话语体系下运 行,并由不同上级部门管理,进一步加剧五条反应循环的地位差异和相互分离。片面依 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乡村发展路径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五条反应路径间的挤兑。 在研究层面,乡村内部的反应循环致力于厘清乡村各个面向发展或乡村功能完善的 基本路径。如聚焦农民就业与增收 [48] 、农地地租与非农化增值 [49] 、乡村治理 [50,51] 、人居环 境 [52] 、数字化 [53] 、宗教信仰 [54] 等都可纳入乡村内部反应循环路径的研究范畴。 3.2 乡村整体催化循环--培育内生发展 乡村振兴路径应注重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 [12] ,故需要 形态转向三生空间有机融合的多元有序组团转变 [55] 。诸如乡村居业协同 [56] 、乡村弹性 [57] 、 乡村恢复力 [58] 等都可以纳入乡村整体催化循环路径的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