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DOI: 10.1080/07352166.2020.1863817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The power of local networking: Bologna’s music scene as a creative community, 1978–1992

Abstract: Musicians have always established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urban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y live and work, with a tendency to aggregate into place-based relational networks. Bologna provides a clear example of this phenomenon to the point that the evolution of its musical scene can b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its relational dynamics.We study a network of artists whose main common trait has been the deliberate choice of coming or returning to live and work in Bologna, locally producing their records i… Show more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1
1

Citation Types

0
1
0
2

Year Published

2022
2022
2024
2024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4

Relationship

0
4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4 publications
(3 citation statements)
references
References 102 publications
0
1
0
2
Order By: Relevance
“…Watson [44] Lorenzen [63] Florida [24] , Lange 等 [47] Currid 等 [64] Bader 等 [60] Pedrini 等 [62] Brandellero 等 [56] , Hracs [29] Watson 等 [61] Klement 等 [48] 第 5 期 何金廖 等:国外音乐地理研究进展与启示 理的文化政治研究关注人地关系中的听觉联系, 回 应了对地理研究中长期关注视觉感官的批判。其 研究对象主要为民族、 种族、 移民、 青年群体和国家 等, 研究方法主要为民族志法。 新文化地理框架下的音乐地理研究主要关注 音乐实践中的地方身份认同、 原真性和地方感三个 维度 [44] 。一方面, 音乐作为人地关系中的情感媒介 激发并构建了地方感和地方依恋, 把拥有共同记忆 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象征着他们的集体身份 [22,25,82] ; 另一方面, 音乐作为话语和空间叙事的关键生产者 参与本地物质场所的原真性构建, 也叙述想象中的 非本地空间, 促进区域身份认同 [83] 。早期以 Kong [14] 、 Cohen [82] 为代表的学者关注音乐的文本和符号形 式, 认为音乐文本(如歌词、 节奏和方言)、 符号(如海 报、 服装等)和独特的风格可以构建和强化身份认 同。随着 "非表征理论" 视角下具身实践研究的兴 起, 部分学者开始从日常生活和音乐实践探索身份 认同的构建过程。例如, Glass [84] 通过参与式观察的 民族志方法, 发现音乐场景的成员通过日常互动共 同构建身份; Wood [27] 则通过 "非表征" 研究方法, 即 结合参与者感知(participant sensing)和深度访谈, 研 究移民如何在音乐实践中演绎民族性。然而, 音乐 实践对身份认同的构建研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有学者对音乐身份构建的长期作用提出质疑, 认为 音乐实践的影响仅具有暂时性和表面性, 从长期看 其对日常生活中身份的迭代和修改作用有限 [77] 。 还有学者对跨本地文化身份是否具有原真性持怀 疑态度, 如 Connell 等 [43] 认为移民在音乐实践中会 面临文化融合和跨本地生活经验的矛盾, 使得其 文化身份形成 "真实-融合" 的二元对立。此外, 音乐文本可以反映民族性格或精神的观点也受到 了批判。部分学者认为音乐在技术上不可能是民 族主义的, 无形的民族精神不可能被赋予具体的音 乐形式, 音乐被社会群体使用的方式才是民族主义 的演绎 [27,85] 。 流行地缘政治研究重点关注音乐作为文本或 话语的意识形态作用、 音乐如何成为表达抗议的形 式, 以及民族国家之间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权力关 系 [23,40,49] 。既有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民族志方 法, 肯定了音乐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过程、 民族 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形成和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74] 。 然而, 这种作用在国家政治实践中表现出两面性: 一方面, 音乐是一种能够帮助帝国主义政治霸权驱 动的力量。例如 Said [86] 认为音乐通过塑造具有异域 风情的 "他者" 地理想象, 拉开地方之间的文化距 离, 强化听众的沙文主义; 另一方面, 面对侵略性文 化霸权的威胁, 音乐被认为嵌入在政府对国家地 位、 身份和认同的构建中, 成为民众表达抵抗和竞 争的政治力量 [34,40] 。例如, 新加坡政府鼓励民族歌 曲创作以培养民族认同感, 国家剧院甚至成为国家 建设框架内抵抗西方力量的文化军团; 类似地, 印 度独立运动期间, 广播电台对欧洲风琴的消极态度 被视为一种对西方的民族主义文化抵抗 [87] 。然而, 既有研究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流行音乐文化带来 的虚拟流动性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有效或持久的 社会运动; 边缘群体的音乐文化抵抗是否会促进社 会空间不平等的减少 [83] 。其中, 嘻哈音乐正是这一 流行音乐文化的代表: 一方面, 嘻哈音乐具有全球 性、 流动性和融合性; 另一方面, 嘻哈音乐具有以空 间争夺为核心的空间性, 因此成为青年和非...…”
Section: 符号知识的创新很少在没有非本地知识贡献的情况下发生, 非相关多样性通过 锚定来自其他地方的趋势生产符号知识 文献unclassified
See 1 more Smart Citation
“…Watson [44] Lorenzen [63] Florida [24] , Lange 等 [47] Currid 等 [64] Bader 等 [60] Pedrini 等 [62] Brandellero 等 [56] , Hracs [29] Watson 等 [61] Klement 等 [48] 第 5 期 何金廖 等:国外音乐地理研究进展与启示 理的文化政治研究关注人地关系中的听觉联系, 回 应了对地理研究中长期关注视觉感官的批判。其 研究对象主要为民族、 种族、 移民、 青年群体和国家 等, 研究方法主要为民族志法。 新文化地理框架下的音乐地理研究主要关注 音乐实践中的地方身份认同、 原真性和地方感三个 维度 [44] 。一方面, 音乐作为人地关系中的情感媒介 激发并构建了地方感和地方依恋, 把拥有共同记忆 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象征着他们的集体身份 [22,25,82] ; 另一方面, 音乐作为话语和空间叙事的关键生产者 参与本地物质场所的原真性构建, 也叙述想象中的 非本地空间, 促进区域身份认同 [83] 。早期以 Kong [14] 、 Cohen [82] 为代表的学者关注音乐的文本和符号形 式, 认为音乐文本(如歌词、 节奏和方言)、 符号(如海 报、 服装等)和独特的风格可以构建和强化身份认 同。随着 "非表征理论" 视角下具身实践研究的兴 起, 部分学者开始从日常生活和音乐实践探索身份 认同的构建过程。例如, Glass [84] 通过参与式观察的 民族志方法, 发现音乐场景的成员通过日常互动共 同构建身份; Wood [27] 则通过 "非表征" 研究方法, 即 结合参与者感知(participant sensing)和深度访谈, 研 究移民如何在音乐实践中演绎民族性。然而, 音乐 实践对身份认同的构建研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有学者对音乐身份构建的长期作用提出质疑, 认为 音乐实践的影响仅具有暂时性和表面性, 从长期看 其对日常生活中身份的迭代和修改作用有限 [77] 。 还有学者对跨本地文化身份是否具有原真性持怀 疑态度, 如 Connell 等 [43] 认为移民在音乐实践中会 面临文化融合和跨本地生活经验的矛盾, 使得其 文化身份形成 "真实-融合" 的二元对立。此外, 音乐文本可以反映民族性格或精神的观点也受到 了批判。部分学者认为音乐在技术上不可能是民 族主义的, 无形的民族精神不可能被赋予具体的音 乐形式, 音乐被社会群体使用的方式才是民族主义 的演绎 [27,85] 。 流行地缘政治研究重点关注音乐作为文本或 话语的意识形态作用、 音乐如何成为表达抗议的形 式, 以及民族国家之间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权力关 系 [23,40,49] 。既有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民族志方 法, 肯定了音乐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过程、 民族 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形成和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74] 。 然而, 这种作用在国家政治实践中表现出两面性: 一方面, 音乐是一种能够帮助帝国主义政治霸权驱 动的力量。例如 Said [86] 认为音乐通过塑造具有异域 风情的 "他者" 地理想象, 拉开地方之间的文化距 离, 强化听众的沙文主义; 另一方面, 面对侵略性文 化霸权的威胁, 音乐被认为嵌入在政府对国家地 位、 身份和认同的构建中, 成为民众表达抵抗和竞 争的政治力量 [34,40] 。例如, 新加坡政府鼓励民族歌 曲创作以培养民族认同感, 国家剧院甚至成为国家 建设框架内抵抗西方力量的文化军团; 类似地, 印 度独立运动期间, 广播电台对欧洲风琴的消极态度 被视为一种对西方的民族主义文化抵抗 [87] 。然而, 既有研究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流行音乐文化带来 的虚拟流动性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有效或持久的 社会运动; 边缘群体的音乐文化抵抗是否会促进社 会空间不平等的减少 [83] 。其中, 嘻哈音乐正是这一 流行音乐文化的代表: 一方面, 嘻哈音乐具有全球 性、 流动性和融合性; 另一方面, 嘻哈音乐具有以空 间争夺为核心的空间性, 因此成为青年和非...…”
Section: 符号知识的创新很少在没有非本地知识贡献的情况下发生, 非相关多样性通过 锚定来自其他地方的趋势生产符号知识 文献unclassified
“…结构和网络特征,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复杂作用 [44] 。 早期研究主要聚焦全球化背景下音乐作为流行文 化商品所面临的全球性-地方性矛盾: 一方面, 全 球化让音乐在不同地方被消费, 面临被商品化和同 质化的趋势 [2,37] ; 另一方面, 音乐作为文化产业需要 保留独特的地方身份, 即使是全球化的音乐, 其 制作元素也受制于特定国家和地方 [34,37] 。这种矛盾 也被称为文化产业的地理悖论 [58] 。然而, 恰恰由于 上述争论, 音乐地理研究成为当代学界探讨文化产 业全球化、 本地化、 同质化和碎片化等现象的前沿 阵地 [2,59] 。 此外, 音乐产业集群的网络研究也是经济地理 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例如, Scott [16] 通过对唱片产业 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探讨了音乐产业灵活的专业化 网络和垂直分解的生产过程。Leyshon [18,42] 进一步 将音乐经济划分为 4 种特征鲜明的网络: 创作网络、 复制网络、 分销网络和消费网络。更多学者进一步 基于地理邻近性 [21] 、 隐性知识 [60] 、 音乐场景 [24,47] 、 文化 中介 [29,56] 、 跨国流动和项目网络 [61] 、 非相关多样性 [48] 以及本地网络 [62] 等概念对音乐产业集聚及全球-本 地关系展开讨论(表 2)。在个体层面, 音乐家空间集 聚的动因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音乐场景 [65] 、 生活方式 [44] 、 进入大型市场的需要 [24] 、 同伴效应 [66] 等 因素是影响音乐家空间集聚的主要动因。 最后, 音乐产业链各环节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重 构也是近年来音乐地理研究的热点 [43,47,67]…”
unclassified
“…Likewise, CDFs play an overseer responsibility and boost value for money and assure quality in the essence of openness and answerability to residents in a number of Cities or Municipalities. Correspondingly, through local cooperation arrangements and networking, CDFs 'enhance local capacities and capabilities' (Pedrini, Corrado, & Sacco, 2022). They can become dependable by facilitating a sense of collective proprietorship of local infrastructural sub-projects such as access roads, roads and highways, busand taxi parks, food markets and lagoons.…”
Secti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Cdfmentioning
confidence: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