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东营凹陷 13 块烃源岩岩芯, 提取<2 m 黏粒级组分, 对氯仿抽提前后样品分别进 行热解分析和 N 2 吸附法比表面积测试, 探讨了黏粒级组分有机质与比表面积(S BET )的关系. 结果 显示: (1) 黏粒级组分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共存, 不同演化阶段对生烃贡献有差异, 并影响了黏 粒级组分 S BET 的测定; (2) 黏粒级组分有机质与比表面积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 TOC 含量与 S BET 呈非线性负相关; (3) 黏粒级组分的孔隙是可溶有机质的主要赋存空间, 氯仿沥青"A"含量与 S BET 呈负相关; (4) 游离态烃类(S1)主要赋存空间为黏粒级组分的孔隙或表面, 热解烃(S2)则以与 黏土矿物相结合形式存在. 泥质烃源岩<2 m 黏粒级组分中不同赋存态有机质的研究及与比表 面关系的探讨, 对有机质生烃、烃类聚集和运移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黏粒级 有机质 比表面积 赋存特征沉积物(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细颗粒矿物密切 相关. 现代海洋表层沉积物和土壤沉积物研究发现 总有机碳(TOC)含量与比表面积(S BET )正相关, 认为 黏粒级矿物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主要赋存载体, 并 提出了相应的保存机制 [1~9] . Kennedy 等 [10] 分别采用 N 2 物理吸附、 乙二醇-乙醚(EGME)化学吸附法测试了 黑色页岩比表面积, 发现 TOC 含量与 EGME 表面积 相关, 认为膨胀性黏土矿物层间域是有机质的主要赋 存场所. 泥质沉积物和烃源岩中, 无定形有机质、生物 结构有机质等多种形式共存 [11,12] ; 而且有机质可吸 附于黏土矿物表面、孔隙以及层间域等空间 [13~17] , 这 决定了黏粒级组分中有机质赋存态有多样性,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