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DOI: 10.1016/j.jeurceramsoc.2021.03.011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highly thermal conductive carbon/carbon-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using the mesophase-pitch-based carbon fibers and pyrocarbon as thermal diffusion channels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2
1
1

Citation Types

0
6
0
4

Year Published

2022
2022
2024
2024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7

Relationship

0
7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31 publications
(10 citation statements)
references
References 31 publications
0
6
0
4
Order By: Relevance
“…近年来,国产高导热石墨纤维制备技术日臻成 熟,性能逐渐完善 [40] ,赋予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 合材料更优的热物理性能以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沥青是一种结构和化学 组成非常复杂的物质,通常由带有烷基侧链的稠环 芳烃和杂环化合物混合而成 [41] 。原料沥青,如石油 沥青、煤沥青和萘系沥青等,经调制改性处理可得 到各向同性沥青或各向异性沥青,再经熔融纺丝、 均质预氧化、碳化、高温石墨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 维。按照原料,沥青基碳纤维可分为各向同性沥青 基碳纤维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高性能沥青基碳 纤维) [43] 。其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esophas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 MPCF) 中含有大量向列型液晶 表 2 沥青基碳纤维性能及产品 [42][43] Table 2 Properties and products of pitch based carbon fibers [42][43] [42][43] ,如表 2 所示。 纺丝过程中的纤维预氧化制度以及喷丝板结构 造成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横截面不同 [44] 。Edie 等 [45] 认为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横截面主要有辐射状、洋 葱皮状、乱层状、叠层状、放射褶皱结构、线型结 构以及混合结构。其中,辐射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热性能,但皮部收缩程度比芯部剧烈,容易产生裂 纹,力学性能降低;洋葱皮状以及乱层状结构在热 处理过程中收缩较均匀,缺陷较少,具有较高的拉 伸强度;放射褶皱状结构在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同 时还兼具优良的导热性能;而对于线型结构,沥青 熔体在更为充分的剪切力作用下, 具有更好的取向, 可避免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应力集中和开裂现象,使 得纤维拉伸强度提高 [46] 。 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 调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横截面结构。 如图 3 所示,Huang 等 [25] [25] Fig. 3 Diagram of the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3D HTC C/C-SiC composite [25] Fang 等 [47] 研究了氧乙炔焰考核高导热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制。如图 4 所示,升华是 中心区域的主要消融行为,氧化是中心区域的主要 烧蚀行为;硅的氧化以及氧化硅气体的沉积是外部 区域形成二氧化硅颗粒的主要原因, 如图 4(c)所示; 图 4(a)中的中心区域烧蚀后,由于增强纤维(M30, Japan) 的高导热性和相邻端升华速度的差异,纤维 形成了针状微结构。因此,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 合材料氧乙炔焰烧蚀机理是热物理作用和热化学冲 蚀的综合作用。 图 4 烧蚀后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形貌 [47] Fig. 4 Surface topographies of the as-ablated C/C-SiC [47] Magnification images of (b) middle region in Fig.…”
Section: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unclassified
See 3 more Smart Citations
“…近年来,国产高导热石墨纤维制备技术日臻成 熟,性能逐渐完善 [40] ,赋予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 合材料更优的热物理性能以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热塑性材料,沥青是一种结构和化学 组成非常复杂的物质,通常由带有烷基侧链的稠环 芳烃和杂环化合物混合而成 [41] 。原料沥青,如石油 沥青、煤沥青和萘系沥青等,经调制改性处理可得 到各向同性沥青或各向异性沥青,再经熔融纺丝、 均质预氧化、碳化、高温石墨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 维。按照原料,沥青基碳纤维可分为各向同性沥青 基碳纤维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高性能沥青基碳 纤维) [43] 。其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esophas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 MPCF) 中含有大量向列型液晶 表 2 沥青基碳纤维性能及产品 [42][43] Table 2 Properties and products of pitch based carbon fibers [42][43] [42][43] ,如表 2 所示。 纺丝过程中的纤维预氧化制度以及喷丝板结构 造成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横截面不同 [44] 。Edie 等 [45] 认为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横截面主要有辐射状、洋 葱皮状、乱层状、叠层状、放射褶皱结构、线型结 构以及混合结构。其中,辐射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热性能,但皮部收缩程度比芯部剧烈,容易产生裂 纹,力学性能降低;洋葱皮状以及乱层状结构在热 处理过程中收缩较均匀,缺陷较少,具有较高的拉 伸强度;放射褶皱状结构在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同 时还兼具优良的导热性能;而对于线型结构,沥青 熔体在更为充分的剪切力作用下, 具有更好的取向, 可避免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应力集中和开裂现象,使 得纤维拉伸强度提高 [46] 。 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 调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横截面结构。 如图 3 所示,Huang 等 [25] [25] Fig. 3 Diagram of the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3D HTC C/C-SiC composite [25] Fang 等 [47] 研究了氧乙炔焰考核高导热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制。如图 4 所示,升华是 中心区域的主要消融行为,氧化是中心区域的主要 烧蚀行为;硅的氧化以及氧化硅气体的沉积是外部 区域形成二氧化硅颗粒的主要原因, 如图 4(c)所示; 图 4(a)中的中心区域烧蚀后,由于增强纤维(M30, Japan) 的高导热性和相邻端升华速度的差异,纤维 形成了针状微结构。因此,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 合材料氧乙炔焰烧蚀机理是热物理作用和热化学冲 蚀的综合作用。 图 4 烧蚀后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形貌 [47] Fig. 4 Surface topographies of the as-ablated C/C-SiC [47] Magnification images of (b) middle region in Fig.…”
Section: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unclassified
“…Cao 等 [48] [49] 。 图 5 C/C-SiC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图 [48] Fig. 5 Flow diagram of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C/C-SiC composite [48] Guo 等 [50][51] 以短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为增强 体,硼化锆、碳化硅、硼化铪等陶瓷粉末为基体, 利用热压工艺,分别制备了热导率为 104.7 和 93.8 W/(m• K) ) [51] 的硼化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硼 化铪-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热导率随着 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以 其优良的热物理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模量较 高,石墨化后质地较脆 [25] ,厚度方向需借助辅助工 艺进行穿刺编排,无法形成三维连续预制体。中间 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特殊的 几何结构特点,使其性能各向异性 [52] 。 2 界面优化降低界面热阻 固体和界面热传输的多尺度模拟表明,声子输 运主导的传热是多尺度的,声子将与不同特征尺寸 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发生声子散射,削弱材料的热输 运能力,如点缺陷、位错、层错、孪晶边界、孔隙 以及各种微结构等 [53] 。 Li 等 [54] Li 等 [56] 研究了酚醛树脂含量对化学气相渗透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和反应熔渗制备碳 纤维增强金刚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导 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酚醛树脂含量显著影响 反应熔体渗透前复合材料孔隙结构以及反应熔渗后 基体的相组成和密度,酚醛树脂含量较高时,无定 形碳(amorphous Carbon, a-C)的含量增加,金刚石与 无定形碳的非晶态界面区域增加,界面结合较差, 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热阻增加,从而降低复合材料 热导率。 如图 6 所 示 , Feng 等 [57] [57] Fig. 6 Microstructures of SiC fiber with electrodeposited CNTs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Cf/SiC [57]…”
Section: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unclassified
See 2 more Smart Citations
“…The HTC C/C-SiC composit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the ablation direction exhibits a smaller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lower surface temperature than those of LTC C/C-SiC composite, thus achieving better antiablation properties with lower mass and linear ablation rates. 16 Another wa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depositing a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PyC carbon matrix via CVI. The PyC matrix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types, namely, rough layered structure (RL), smooth layered structure (SL), and isotropic (ISO) structure.…”
Section: Preform Texture and Interface Control Strategymentioning
confidence: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