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宽禁带半 导体材料之一, 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饱和 电子漂移速度和高导热性等优异性能, 是制作高 温、高频、大功率和低损耗器件的优良材料 [1][2] 。目前, 已有多种 SiC 器件问世并逐步得到应用, 如 P-i-N 二 极管、肖特基二极管、MOSFET、光导开关 [3] 等。但 是, 目前 SiC 单晶材料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如微管、 多型、位错、堆垛层错等 [4][5][6][7] ,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 SiC 材料的应用 [8][9] 。微管作为碳化硅晶体的特有 缺陷, 经过行业多年深入研究, 已清楚其产生和演 变机理, 目前科锐(Cree)公司已能够提供零微管的 碳化硅衬底 [10] 。堆垛层错作为 SiC 晶体中的一种面 缺陷, 在 SiC 衬底外延过程中会繁衍到外延层中, 从而降低外延层的质量并影响最终 SiC 器件的性 能。Liu 等 [11] 对在 PVT 法生长过程中通氮气掺杂的 4H-SiC 晶片进行了研究, 在晶片中心区域观察到堆 垛层错, 他认为堆垛层错的形成是由于电子从导带 到量子阱态的跃迁造成的。 Kuhr 等 [12] 研究了高温退 火对 4H-SiC 晶体中堆垛层错的影响, 高温退火后 晶体中的堆垛层错密度大幅增加, 理论和实验结果 表明重掺杂氮会导致 4H-SiC 晶体中自发形成堆垛 层错。Kato 等 [13] 研究了在 4H-SiC 晶体生长过程中 重掺杂氮对堆垛层错的影响, 结果表明重掺杂氮的 生长区域会产生堆垛层错, 未掺杂氮的生长区域不 会产生堆垛层错。Kato 还发现堆垛层错产生于晶体 生长初期, 主要是由晶体生长初期速率较低, 氮掺 杂浓度相对较高导致的。Okojie 等 [14] 研究了 SiC 衬 底外延生长过程中堆垛层错的产生机理, 认为是衬 底与外延层间氮掺杂浓度差异引起的应力导致堆垛 层错的产生。道康宁(Dow Corning)公司研究发现当 碳化硅衬底中的氮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 衬底表面 的划痕处在高温退火时会形成堆垛层错 [15] [14,16] 。一般认为 SiC 晶体中的 图 1 平行和垂直于(1100)方向的晶体切片示意图 [13,18] 。 PVT 法 生长的 SiC 晶体存在一个生长小面, 由于生长机制 的不同 [19] , 晶体中小面区域氮浓度明显高于非小面 区域的氮浓度。不同于通常文献报道的氮浓度高容 易导致堆垛层错增多的规律 [13,18]…”